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45954|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宾身边事] 宜宾李庄草龙舞:千年流变的古镇印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20: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宜宾非遗

时而上下翻飞,时而辗转腾挪,时而威猛灵动……


若非得亲眼所见很难会让人相信一束稻草,能延展出这样的艺术魅力,这便是在李庄传承千年至今仍活跃在民间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庄草龙舞。


每每节假日,人头攒动的李庄,便会迎来盛大的草龙舞表演。历史浮沉,城市的流变,总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面目全非,然而总有一份关于初心的坚守,虽经春秋、历寒暑,色彩总不会褪去。


滚滚长江铸就宜宾的品格,而草龙舞则是李庄独有的一份精气神……



舞“动”千年,今朝璀璨


对于很多人而言,名声不显、需要专门训练的草龙舞,似乎并不能成为李庄一张外显的名片。很多宜宾人甚至游客到访李庄,必吃三白、必看各种古建,甚至徜徉江边,感受徐徐江风与晚霞的交相辉映。


比起这些寻常得见的李庄“特色”,草龙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这座古镇不外传的千年秘辛。想要在历史过往的尘埃里,去厘清草龙舞的前世今生,早已成为了不可考之事。几乎和很多传统技艺一样,草龙舞也被诗意浪漫地赋予了些许神话色彩


始于盛唐,或许可以看做是彼时乡民对五谷、对天地的敬畏与崇拜而内化的某种祈福仪式。然而,今人视之,却看到了些许民间神话传说的身影。



相传泾河老龙与袁守成以下雨时辰和得雨多少在长安赌卦,因私减雨点犯斩首天条,虽求得唐太宗李世民亲许搭救,但未料丞相魏征元神出窍,梦斩罪龙,龙头坠原南溪县白沙场化为龙头山,龙身坠长江两岸,北岸名“落龙”(今南溪区罗龙镇),南岸名骑龙坳,龙牙砸一深坑即李庄旋螺殿下“龙凼”。


时任南溪县令乃令南溪全县百姓扎制龙以祈祷龙落南溪,特别令李庄要扎制一条特别醒目的龙。但在旧时“金黄”是皇权的象征,普通百姓不能使用黄色,聪明的李庄人想到了普通的稻草,利用稻草本身特有的颜色来扎制龙。


在表演中,其他材料扎制的各种龙见李庄的龙是金黄色,便自动让李庄草龙走在最前面,带领群龙,自此群龙有首,并在舞完后烧掉草龙,以祈祷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此,李庄草龙舞活动便代代相传。


个中真伪,已不可考。于今人而言,最为值得骄傲的是,这一传统习俗仍旧在李庄延续并活跃着。作为李庄古镇历史悠久独特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新年、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来临之际,当地艺人就会跳起草龙舞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氛围。


走出历史,传承永续


一座城,总有一种羁绊,会在岁月淘洗中愈发凝练;一种文化,总有一种传承,虽历久而愈发焕新……正如曾经的万里长江第一镇的李庄,一度偏安一隅,成为硝烟中的桃花源一般,流变千年的草龙舞,也曾经一度低调,如今又开始活跃在了众人的视野里


每每到现场目睹,才会发现草龙舞的独特魅力。激烈的鼓声配合当当的锣声,舞龙者身着红色舞龙服,让草龙在手臂挥动间,时而翻飞戏珠,时而高高跃起,舞龙者们踏着沉稳的步伐将草龙舞得活灵活现。



然而,华美绝伦的表演背后,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李庄人的不懈努力与勤勉付出。


李庄草龙采用稻草材质扎制,有九节、七节、五节、三节、二节之分,并配以锣、鼓、跳板、烟花、鞭炮、龙灯服装再配套上牛儿灯、花船、花枪等民俗文艺形式进行表演。草龙的编制是一个耗时耗力的活,在材料准备齐全的情况下,编制一只草龙,也需要10个人编制大概10多天的样子才能完成。


一般情况下,三节龙需要两个人,五节龙三个人,七、九节龙分别需要七、九个人进行表演。舞草龙对体力要求高,所以表演时间也不会持续太久。费时费力又费心,在旁人看起来精彩纷呈的草龙舞,其背后正是李庄人对于传统的坚守,更是对于先祖的敬畏。



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下,很多东西变了色彩、很多东西已然消散,但李庄草龙舞,还一如当年模样,延续着这座古镇的气质与文化……


李庄中心校在2011年就开设了舞草龙培训班,将李庄特色文化舞草龙带进课堂,让传承从小学生抓起。这样的传承方式,也吸引了许多外地学校前来参观学习。或许,这才是我们对于非遗技艺的最好传承吧,不要成为曲高和寡的小众节目,而要散入民间,根植民间让更多人参与,也让技艺更加鲜活。


回望千年,当年的一束稻草悄然间变了模样,蝶变成了一条龙,亦成为了李庄的文化符号。舞动的金黄,成就了李庄的一抹亮色,在夕阳下,愈发耀眼……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翠屏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刊登于《新三江周刊》43期
作者:曾静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新三江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