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5692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点聚焦] 他山之石(4)——老树新枝:三产齐飞如何轰鸣襄阳发展引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2 07:43 来自零距离APP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襄阳唐城景区,高大的古典建筑与汉水粼粼波光相映成趣 杨东 摄

宜宾日报记者 王春艳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这里是罗贯中笔下兵家博弈之城,是金庸作品里武侠传奇之城,是唐代诗人王维心心念念的“山翁留醉地”。

这里,古老的城墙、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三国文化之乡,是它沉淀千年的厚重底色。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部最佳投资魅力城市,是它发展的生动见证。

这里,是华夏第一城池、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

近日,宜宾市襄阳调研组走进襄阳,探寻其发展的密码,为宜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串珠成链 接链搭桥

13条产业链做强万亿工业强市

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和宜昌的发展”,襄阳自此开启建强“副中心”、锻造新引擎的加速蝶变,主动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定位,在全省区域发展中求作为,坚持工业强市步伐,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汽车产业主导地位的同时,构建多产业同步发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成功推动襄阳成为湖北省两翼发展主力军。

2008年到2021年的10余年间,襄阳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每三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2008年,襄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1年突破2000亿元,2015年突破3000亿元,2018年突破4000亿元,2021年达到5309亿元,连续5年稳居湖北省第二位,连续4年位列全国城市50强。

襄阳是全国、全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历来在全市经济和全省工业发展中唱主角、担重任。因此,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过程中,襄阳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确立了建设万亿工业强市的目标,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工业稳增长、快转型,高质量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大龙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六大支柱(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发展格局。2021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172亿元,居全省第二。‘十四五’时期,襄阳将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135’产业体系,强力推进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强市,高水平建成全国车联网先导区、全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综合产业办主任卢文忠介绍。

“135”产业体系,即培育1个3000亿级、3个1000亿级、5个500亿级重点产业。13条产业链,即汽车、纺织服装、现代化工、电子信息、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链。

“135”产业体系的构建,彻底让襄阳产业由曾经的“一车独大”走向“万马奔腾”。

2021年,襄阳市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因时而动、因势而起,出台了《襄阳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行动方案(2021—2023年)》。根据方案,由襄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全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总链长,26名市领导担任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双链长,配套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链长制行动开展以来,13条产业链专班合计调度产业链发展59次,对1858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了精准分类,谋划梳理出13条产业链项目310个,直接促成招商签约项目51个,推进项目开工32个、竣工5个,有效推动了13个产业的发展。

为促进13条产业链的发展壮大,襄阳市还迅速从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培育高素质企业体系、促进高层次智能制造、构建高水平工业生态、建设高标准工业园区等5个方面制定了20条保障奖励政策。

今年1月,比亚迪牵手襄阳建设动力电池和零部件项目,一期投资100亿元。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表示,看中的就是襄阳汽车产业链完备,他们将抢抓这一轮汽车产业供应链重塑的机遇,深化战略合作,创新技术与产品,拉长产业链。

串珠成链、接链搭桥。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今年1—2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工业理念发展 市场理念经营

整市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湖北省唯一的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粮食产能保持在100亿斤以上;生猪出栏量常年稳居全省第一;“襄阳牛肉面”被航天英雄聂海胜在太空中向全世界推介,走出去开店8000多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襄阳的农业也是大放异彩,在湖北省份额大,在全国有影响力,是整市建设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襄阳市坚定不移地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以“一百三千”(百亿斤粮食、千万头牲畜、千亿级林产业产值、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为目标,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化理念经营农业,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水平。2021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54.34亿元。

“我们重点推进了粮食、生猪、特色淡水产品、蔬菜、茶业等10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农业产业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链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每个产业链还确定了对口专家团队,进一步提升农业的科技化。”湖北省襄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庞成庆介绍。

占地208亩、年产100万吨专业化猪饲料的正大集团新厂区内,仅需要12名工人即可保证产线正常运行,几乎100%自动化生产的作业线就是农业科技化的最好证明。

襄阳还围绕10大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2021年,新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总数达到7家;新引进省级龙头企业25家,总数达到113家,居湖北省首位。

襄阳自贸片区金鹰重工联运物流园里,金鹰重工生产的铁路物流集装箱正在吊装到货车上 王虎 摄

创意转型 文旅赋能

擘画景美、人和、业兴的画卷

在初夏的阳光里,从明德门入城,穿过朱雀廊,雄伟壮观、色彩艳丽的宣政殿、花萼相辉楼、长生殿、御苑门不断从眼前掠过,耳畔依稀传来雄浑的《明德奏凯歌》舞乐声,身旁不时有衣裙飘飘的女子或执扇或撑伞而过……一路徜徉在襄阳唐城影视基地,仿佛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唐城影视基地是襄阳的“旅游新贵”之一,占地面积370万平方米,是以唐朝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近年来,立足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襄阳以项目建设为引领,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擘画出景美、人和、业兴的文旅画卷。

除唐城外,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奇幻谷项目也是襄阳引进的文旅大项目。该项目投资40亿元,占地约45万平方米,项目目前也进入了设备调试阶段,不久将迎来开业。

引进大项目的同时,襄阳市还通过文旅赋能,将一些闲置的老厂区向文化创意园区转型,让老厂房也成为文旅发展中的新成员。

比如因电影《你好,李焕英》而大热的文字六〇三文创园,其前身就是一家搬迁的三线工厂。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引进茶艺陶艺、特色餐饮、休闲民宿等时尚业态进驻,通过文旅赋能,让游客在红砖墙、老厂房之间寻找“三线记忆”,在特色餐饮店品尝地道的襄阳滋味。

襄阳市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汇聚文旅产业发展合力。先后出台了《襄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奖励政策实施细则》《襄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近三年来,累计兑现惠企资金超2亿元。

截至目前,襄阳市规上文化企业达330家,A级旅游景区44家,3A旅行社35家,文旅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攀升。

一心四城 五城共建

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北部列阵

“省域副中心城市”这张名片,彰显的是一份荣耀,也蕴含了一份责任。在抓好经济大发展的同时,襄阳市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让百姓畅享发展成果。

襄阳邀请国际顶尖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以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眼光、战略性思维,为襄阳在城市体系中找位置、在未来发展中找方向,形成了“一心(鱼梁洲开发区)四城(襄城、樊城、襄州、东津)”的城市格局。

鱼梁洲定位为襄阳的生态绿心,整个开发区以生态保护、休闲娱乐为主。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是其间最重要的载体,规划将其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洲水和谐、天人合一、独具特色、享誉世界”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襄城依托毗邻古城、岘山的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宜居生活之城。樊城作为老工业基地,着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占比。襄州区是整个城市工业制造业的核心区,着力于产城融合,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东津新区打造宜居生活的高品质空间,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建设产城示范区,未来发展潜力最大。

在城市区域功能明晰的基础上,襄阳市锚定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目标,推进“五城共建”,把襄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四大重点城建项目应运而生,成为襄阳推进“五城共建”的重要支撑。

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项目,围绕3.35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域,在挖掘古城的重要遗存、文化根脉的基础上,植入文创、科创等新经济、新业态,将古城打造成为襄阳历史文化核心区;庞公滨江生态商务新区(EBD)项目,立足城市滨江生态商务新区的目标,重点发展金融等区域性总部、高端商务、优质商业、高品质住宅及酒店;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按照山、水、城共融原则,对襄水岸线生态进行修复提升,努力将襄水打造成一条有活力、有看点、有记忆、有体验、可持续的城市水文化生态休闲风光带;岘山城市中央公园项目,以岘山、真武山、顺安山等一系列山体为基础,建成一个集生态保护、人文休闲、科普教育、文化创意、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森林公园。

城市区域功能明晰,生态保护坚定有力,发展脚步铿锵激昂。襄阳,一路顺应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主动作为,创新突破,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打造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北部列阵。

襄阳自贸片区金鹰重工联运物流园里,金鹰重工生产的铁路物流集装箱正在吊装到货车上 王虎 摄

创意转型 文旅赋能

擘画景美、人和、业兴的画卷

在初夏的阳光里,从明德门入城,穿过朱雀廊,雄伟壮观、色彩艳丽的宣政殿、花萼相辉楼、长生殿、御苑门不断从眼前掠过,耳畔依稀传来雄浑的《明德奏凯歌》舞乐声,身旁不时有衣裙飘飘的女子或执扇或撑伞而过……一路徜徉在襄阳唐城影视基地,仿佛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唐城影视基地是襄阳的“旅游新贵”之一,占地面积370万平方米,是以唐朝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近年来,立足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襄阳以项目建设为引领,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擘画出景美、人和、业兴的文旅画卷。

除唐城外,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奇幻谷项目也是襄阳引进的文旅大项目。该项目投资40亿元,占地约45万平方米,项目目前也进入了设备调试阶段,不久将迎来开业。

引进大项目的同时,襄阳市还通过文旅赋能,将一些闲置的老厂区向文化创意园区转型,让老厂房也成为文旅发展中的新成员。

比如因电影《你好,李焕英》而大热的文字六〇三文创园,其前身就是一家搬迁的三线工厂。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引进茶艺陶艺、特色餐饮、休闲民宿等时尚业态进驻,通过文旅赋能,让游客在红砖墙、老厂房之间寻找“三线记忆”,在特色餐饮店品尝地道的襄阳滋味。

襄阳市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汇聚文旅产业发展合力。先后出台了《襄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奖励政策实施细则》《襄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近三年来,累计兑现惠企资金超2亿元。

截至目前,襄阳市规上文化企业达330家,A级旅游景区44家,3A旅行社35家,文旅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攀升。

一心四城 五城共建

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北部列阵

“省域副中心城市”这张名片,彰显的是一份荣耀,也蕴含了一份责任。在抓好经济大发展的同时,襄阳市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让百姓畅享发展成果。

襄阳邀请国际顶尖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以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眼光、战略性思维,为襄阳在城市体系中找位置、在未来发展中找方向,形成了“一心(鱼梁洲开发区)四城(襄城、樊城、襄州、东津)”的城市格局。

鱼梁洲定位为襄阳的生态绿心,整个开发区以生态保护、休闲娱乐为主。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是其间最重要的载体,规划将其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洲水和谐、天人合一、独具特色、享誉世界”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襄城依托毗邻古城、岘山的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宜居生活之城。樊城作为老工业基地,着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占比。襄州区是整个城市工业制造业的核心区,着力于产城融合,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东津新区打造宜居生活的高品质空间,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建设产城示范区,未来发展潜力最大。

在城市区域功能明晰的基础上,襄阳市锚定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目标,推进“五城共建”,把襄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四大重点城建项目应运而生,成为襄阳推进“五城共建”的重要支撑。

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项目,围绕3.35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域,在挖掘古城的重要遗存、文化根脉的基础上,植入文创、科创等新经济、新业态,将古城打造成为襄阳历史文化核心区;庞公滨江生态商务新区(EBD)项目,立足城市滨江生态商务新区的目标,重点发展金融等区域性总部、高端商务、优质商业、高品质住宅及酒店;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按照山、水、城共融原则,对襄水岸线生态进行修复提升,努力将襄水打造成一条有活力、有看点、有记忆、有体验、可持续的城市水文化生态休闲风光带;岘山城市中央公园项目,以岘山、真武山、顺安山等一系列山体为基础,建成一个集生态保护、人文休闲、科普教育、文化创意、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森林公园。

城市区域功能明晰,生态保护坚定有力,发展脚步铿锵激昂。襄阳,一路顺应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主动作为,创新突破,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打造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北部列阵。

downLoad-20220512001312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生产线上,一辆辆天籁、楼兰、英菲尼迪(智能混合生产线)等正在组装下线 王虎 摄

制度创新 人才集聚

科技+平台聚合发展持续动能

推出“拿地即开工”新模式,将片区工业项目的审批时限从8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在片区内设立14家银行业分支机构、多家保险业分支机构及投融资企业,让入驻企业融资有保障;国际人才服务港为外籍人才提供业务办理一站式服务,新型法律服务综合超市为片区市场主体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自2017年挂牌以来,襄阳自贸片区累计总结形成400余项改革创新经验案例,其中8项在全国推广,71项在全省推广。

制度创新指数接连上升,国家高新区、自贸区、综保区“三区叠加”红利持续释放,成熟完善的金融服务、法治服务……襄阳自贸片区厚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已初步形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10个特色产业集群。

除自贸片区平台之外,襄阳市还拥有高新区在内的国家级开发区3家、省级开发区11家,市级特色园区20个,可以承接不同产业、不同层次的投资项目入驻。这些重大平台,成为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中西部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的重要载体。

基础在平台,核心在人才。在做好招引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襄阳市坚持把增强科教平台和人才培养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同步规划、重点推进、优先发展。一方面加快推进东津科学城、高新科技城、尹集大学城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域科创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国内创新高地建设科创飞地,鼓励本地企业在飞地设立研发中心。

另一方面,襄阳市树立“面向全国选干部、面向全球引人才”的人才观念,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襄创新创业;建立高校院所、研发机构、企业科研人员“双跨”机制,通过多形式的引才引智,把人才智力支撑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产业有基础、交通有优势、拓展有空间、发展有人才、文化有底蕴。在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时代命题中,襄阳正一往无前,奋力跨越!

来源|宜宾日报融媒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