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473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考研大军对在职考研怎么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为何突然暴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29 15: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非全日制研究生(后用“非全”表示)话题在今年9月终于上了热搜,这不是一次偶然事件,而是自国家推出非全日制研究生这种研究生学习模式的三四年来累积暗潮的一次爆发。其原因有二:一是今年是大多数非全(3年制)学生的毕业年份,但很多学生因为非全身份而受到歧视,甚至工作受阻,这不仅是对当届学生的极大打击,也给未毕业的非全学生乃至准备报考非全的在职人士和特殊要求群体敲响警钟。这引起了逐年来,愈加庞大的非全群体的愤慨和恐慌,为了自己利益诉求,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非全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口水仗!二是也和今年疫情相关,疫情导致的就业压力也间接推动了这股浪潮!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为什么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在社会和高校的偏见下日益壮大?或许从非全的考试和授课模式可以略窥一二。
    1.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和学位获取制度
考试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采取统考制度,这意味着非全的考试和全日制的考试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和考试时间都是完全一样,使得非全不同于以往的成人研究生,含金量大大提高,这也是非全呼吁同等待遇的基础和底气。
学位获取:非全的学位获取也是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通过“双盲”等方式进行研究生论文审核,通过则获得学位,通不过就无法获取,这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非全研究生拿不到学位证,但是另一方面又因为这种倒逼方式,一定保障了非全学生的质量。(目前大概的情况是排名越好的高校对于学生质量把控越严!)
    2.非全的学习授课模式
非全的授课模式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以保证不同群体的非全学生的正常上课,主流的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种:同全日制跟读、集中授课(一般在寒暑假或者同学生协商上课时间)、周末时间上课,这三种上课方式都会保证基本与全日制相当的课时,以保证完成授课目标。
    3.非全日制研究生vs成人在职研究生
在目前大多数人看来,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和成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参加每年12月份的国家统一研究生考试,也就是统考。在职研究生是不参加这个考试的,大多数是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考试难度很小,学业难度低,也没有同普通全日制相同的毕业论文考核制度,所以这种学历社会认可度很低,往往被人称为是买来的学位证书,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提升学历和知识的方法,只是后者往往被人忽视!而非全研究生每年必须参加同全日制研究生相同的中期、期末考试,这保证了尽管一些非全学生因为工作,上课时间较少,也必须在工作之余保证课业时间,以免因挂科而失去学分!
现在很多成人考研机构打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名号,却实际上是让你给钱读成人研究生,这种情况不仅是商业诈骗,而且置学生前途于不顾,情况十分恶劣。所以若意愿报考非全的在职或者非在职人士,都要特别甄别清楚两种学制,以免受骗。(大多数此类机构宣传的所谓的拿非全211/985学校毕业证书,你可以想象考全日制211/985名校的研究生难度,非全虽有差距,但也需要在统考线上招生,这证书真能如这些机构宣传的那么容易拿到?)
4.非全日制研究生vs全日制研究生
有人说非全和全日制都是统考,都是相同分数线录取,为什么不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全日制学生都对非全有所偏见呢?
这涉及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录取时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简单来说,这个差距体现在分数上面,也体现在高校录取研究生名额的政策上。所谓“统一分数线录取”是指的是高校的最低录取线,这在大部分211/985等名校上体现更加明显。比如:四川大学20年“法律非法学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9,则不论是全日制或者非全日制的法律非法学专业的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都要在379以上(类似高考调档线)。而初试在这379的分数线以上的学生还要经过复试,复试又会刷掉一部分人,这部分复试失利的人有的妥协,参加校内调剂,除了类似专业调剂外还能参加本专业的非全日制调剂。这部分人里面,有的部分是初试分很高,但是因各种原因复试发挥不理想,导致综合分甚至低于初试分排在其后的同学。最终因为学校招收学生名额限制,只能校内调剂到同专业非全日制。当然还有更多类似的高分为了上层次更高的学校,校外调剂非全日制研究生。(情况复杂就不一一表述)这就是很多非全日制学生愤愤不平的说,自己的分数不比很多全日制分低而受到歧视的原因(因为外校调剂的分数往往高于正常参加复试同学的平均水平)。
当然,如果这样,全日制的同学还不至于抵制非全,现今的情况是:非全是一种新兴的研究生学制方式,社会认可度没有全日制研究生高,导致很多高校在招人时招不满,为了招够计划人数,不得已降低招生分数,当然为了平衡全日制研究生,这个降低分数线有限,由于是统一分数线,这就导致了更多报考全日制的低分学生进入复试,加大全日制研究生的复试难度。而非全因为报考人数不多,竞争不大,复试难度相对较小。(当然一些名牌院校,不存在招生不足情况,非全日制研究生竞争也十分激烈)这就是一些全日制学生说非全学生分低而产生歧视的原因。(类似于当年学硕对于专硕的鄙视链)
非全的优势
为什么这么多准研究生明知非全社会认可度不高但是却仍然义无反顾的投入非全呢?是蠢吗?可能不至于,那么多社会在职精英人士和读书多年的学生,更是能够披荆斩棘通过那么高分数门槛的研究生初试,智商不至于有问题。那这个原因就很明显了,是这种研究生学历本身有自身吸引人的亮点所在!
    1.什么人读非全?
要想知道非全有哪些优势就需要知道哪些群体的人热衷于非全!
在职人士
就我了解消息来看,以法硕专业为例,20年的法硕非全日制的竞争相当火爆,在法硕非全这个大群体中,就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是社会在职人士,他们大概都在30来岁,正值事业的上升期,更需要知识和学历资源来加速他们的职业生涯步伐,却又不满足普遍评价较低的成人研究生,反而花相当大的精力考非全研究生。
应届生(包括往届脱产)
一部分达到了初试分数线,却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调剂,又想读名校的应届生,为了更好的学校资源,进行妥协,选择了非全。
还有一部分因为年龄或者家庭原因的应届或者二、三战学生也会选择非全。
那么非全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我认为它是一个学校和个人妥协的结果,它的优势在于:
1.授课方式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优越性。如上诉,这个优点能满足在职人士上班需要,也能满足想要认真读书的脱产跟读学生群体需要。
2.名校效应。现今特别火爆的非全学校往往都是211/985高校或者某些王牌专业高校,这些学校能够提供给非全学生和全日制学生基本相同的校园资源。
3.含金量高。非全需要参加和全日制一样的考试和毕业审核流程,这就保证了非全不像成人研究生,有相当高的水准和质量。而且对于真心想学知识的人来说,非全的上课和导师制度能保证学生学到真才实料的知识。
4.近年来非全认可度逐步提高。如果说认可度提高怎么看出来?你可以参考一下现在的头条,如果是2年前,大家会知道什么是非全吗?除了相关者,提到非全,谁不第一反应就是“成人研究生”?而今的热论,正是非全群体扩大,正在走向人前的标志!
5.非全或是一条名校捷径。人的赌性是非常大的,说好听点是前瞻性。一部分人认为:现今的非全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和以往的专业硕士才出现时何其相似?都是从无到有逐渐得到大众认可,若错过这几年,以后非全得到认可,必然又是一个专硕,更遑论它在挣钱自立上甚至更胜专硕一筹,那时,你可能将又会和名校失之交臂!
6.非全可能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校友资源。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随着非全群体扩大,各行各业的在职精英参与比例越高,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内容和渠道就越多,这带来一种共赢。这对于应届生来说,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资源,越是好且招生多的学校的非全,你就会遇到越多和你从事一样专业的在职精英人士,从他们手上你会得到更多好企业的实习和内推机会!大家都是同学了,还能不互相关照?除此之外学校与名企的合作和导师的推荐更能让你的职业生涯少走很大一段弯路。
正是这些优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非全,也扩大了非全群体!
非全的缺点
1.发展前景未知,目前社会认可低,参加某些岗位受到限制。目前非全最让考生疑虑和犹豫,甚至对于相当群体而言,最大的缺点就是:因为受到以往成人研究生的影响,社会上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使其受到诸多限制,且大家对其前途如何,存在相当大的疑虑,这对于应届生来说相当不利!但是对于在职人员而言,因为他们已经至少有一个工作平台,参加非全更想的是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背景,非全学历仅能为他们带来锦上添花的帮助。
2.成本高昂。非全没有国家补助,生活成本(尤其在大城市)相当高昂!
3.或有导师选择上的不利。对于一些学校而言,非全模式开发不是很健全,一些导师出于对自身学术目的,而对非全的学生缺少关注,通称放养,这对于一些学生是好事,而另外一部分则是不利。当然这需要和导师之间建立沟通,可能会更好一些。
4.自身心理压力。非全的学生,主要是应届或者脱产二战的学生,会对于导师,同学和社会对于非全的看法十分敏感,导致产生一种隔离感。尤其是独自居住在校外的跟读学生可能会产生一种孤独感,这对于自身发展是不利的,需要积极和导师进行沟通,积极参与班级学校一些事项!
非全发展趋势
从这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发展趋势来看,非全研究生群体在逐年扩大,而且速度相当之快,从几年前的默默无闻,到现在能引爆热搜。如果国家没有政策上的大的改动,非全热度会随着研究生扩招而持续扩大,而国家为了保障这么一大群人的共同利益,也势必会出台更多利于非全的政策,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会经历从一种新事物逐渐得到大众认可的过程。当然这中间肯定需要把握好一个度,若非全成了研究生的主流,这将会是一种学术和教育的倒退,非全或可成为一些特定群体的提升渠道,是对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补充扩展。
所以不管你是全日制研究生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国家和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必然,中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特别是疫情爆发下,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式都倒逼国内各行各业的精细化发展,需要更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的人去参加和投入到社会发展之中,所以更要积极建设自身,不满足于现今的学识,放下歧视和偏见,抓住机遇,面对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