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115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表弟关于股市的对话(第三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6 1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第三周:
(第二周链接:http://bbs.ybvv.com/thread-1630684-1-1.html
(第一周链接:http://bbs.ybvv.com/thread-1630207-1-1.html

表弟:上次你说股价永远先于利好,股价冲高利好兑现的时候,正好是主力需要你来接盘的时候。但是我看很多妖股都是出利好涨停后,中途打开跌停板,给散户追进的机会,然后又来多个涨停。

我:中途打开再封板,是主力多空博弈,最终多头获胜的结果,打开涨停板之后,无法判断是否有第二波资金且足够量的资金来战胜空头,如果这时候追进,盈利的概率其实是小于50%的。
有人会喜出望外的告诉你他追到了妖股,但你是没见过他背后关灯吃面的样子。
打开涨停板本身是一个看空的信号,说明原来的多头资金转为看空了,特别是那种一笔巨量打下来的涨停板,这是主力在出货。

表弟:对,主力出货以后会不会有第二波主力,第二波主力的能量如何,这些是说不清楚了,散户信息不对称,散户处于弱势。

我:不要试图用自己的弱势去战胜别人的优势。

表弟:说起妖股,我前阵子也买到过一只,不过听你现在一说,我确实感觉我买这只股风险太大,虽然侥幸赚了。但是后来我在卖出的时候犯了一个错:我当时已赚了30%左右,那天早上开盘涨幅又直接高开8%左右,但早盘盘中突然急速下杀到0%附近,我恐慌之下立马就卖了,但下午他居然又涨停了,第二天又继续涨停。

我:你并没有犯错。
投资的原则是在保持盈利持续增长的同时,将回撤幅度尽量控制在最低。如果一律秉承见好就收的原则,很可能错过一波牛市;但也不可能在股价回撤过多的时候还无动于衷,回撤的毕竟是你的利润。要解决这个矛盾点,止盈就发挥了作用。
从8%回撤到0%,回撤了8个点,止盈位通常控制在5至10个点,根据个人的风险喜好动态调整。
这种在高位的股票,将来会怎么走都是完全未知的,妖股都是回过头去看才知道是妖股,你把K线图挪到之前去看,是完全看不出什么端倪的。在任何一个高位,如果股价出现急速的下杀,风险绝对大于收益。因为贪婪,最后把盈利回撤干净甚至反而亏损,此类案例在散户身上频繁发生。
跌破止盈位应该落袋为安,用赚到的钱买点小酒喝,何乐而不为。
后续继续封板,哪怕股价再翻两倍,这都不属于你的钱,赚钱也要讲缘分。
宁可错过,不可做错。判断不了的东西不要去触碰,因为连你自己都无法说服你自己,你又哪儿来的底气敢投入真金白银。每年只需要抓住三四次你看的懂的机会,年收益率超过30%是极其可能的。

表弟:除了止盈,应该还有止损吧,虽然我还没有止损过,但是感觉两者殊途同归,具体有什么区别吗?

我:止盈是保证盈利部分的安全,止损是保证本金部分的安全。两者的区别在于心理体验不同。
让你少赚点钱,或许你还可以接受,但让你从你的本金里面割肉,可能比割你身上的肉还困难。但无论哪种情况,回撤的都是你的真金白银,所以当股价触碰止盈或止损时,坚决执行是必须的,如果连这个起码的原则都做不到的人,没有资格进入市场。
还有一种怪异的心理认为,只要没有卖出就不能算亏损。

表弟: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不敢面对现实罢了。

我:往往就是这种逃避的心理让你越陷越深,让你的本金从一点点小幅的亏损,变成了深度的亏损,最后无法自拔。
股市中没有确定性的机会,再精明的投资者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哪怕概率小于1%,也有这种可能,假如不在每一次交易中设定好这条最后的底线,那么一次的失利便可能让你一辈子无法翻身。

表弟:他们应该往往是害怕止损之后就马上涨,害怕自己后悔。

我:即便真的在止损之后马上就涨,止损也没有错。刚才我说过,赚钱也需要缘分。

表弟:之前我买了一只大市值的白马股,从买入到现在被套了不长时间,但是不多,我想等他冲高一下就卖掉,但是这里我又遇到一个问题:假设这只票明天冲高,我卖出,那万一以后又继续走高,岂不是我就踏空了?而如果明天冲高我没有卖出,接下来几天又继续回调,我岂不是又错过了完美的买点?

我:在震荡市当中,冲高回落是大概率事件,而走出连续逼空是小概率事件。
你比较理性,知道去选择大概率,但又担心没把握住小概率,不过这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值得反思的。
一味的高抛低吸,可能会让你错过一轮行情。
而始终持股不动,如果股价反复波动回归原点,长期下来你也很可能一无所获。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可以把仓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短线,高抛低吸;一部分做中线,持股不动。
高抛低吸根据市场情绪快进快出,见天找钱。当然也有犯错的时候,但犯错之后需马上认错,绝不扭扭捏捏。
持股不动的逻辑起点是对你手里的品种中长期坚定的看多。但切记心急,等待数月乃至半年是为常态。
中线滞涨的时候,靠短线制造赚钱效应;短线踏空的时候,中线恰好发挥互补作用。
如果所持品种逻辑改变,不再看多,则坚决清仓,另谋出路。

表弟:原来如此,我总结一下:短线与中线,品种可以一样,但逻辑南辕北辙。哪怕是同一个代码,短线建仓或者出货均不影响中线持股不动,但持股不动的前提是坚定的看多中线逻辑,而高抛低吸主要是是适用于震荡市,而A股更多的时候都是震荡市。

我:总结的挺好!

表弟:最近我在关注基金,有一些基金经理历史收益率不错,其中一个产品算下来每年都有50%的收益率,管理费才提1.5%。

我:历史收益率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基金的业绩受大盘影响较大,2018年的所有股票类基金中,没有一个是正收益。而散户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做到清仓。
基金经理们都有自己各自擅长的领域,比如专攻消费行业的基金经理,不一定抓得住煤炭板块的行情。过去业绩的增长,有可能恰好是赶上了他那个领域的行情,这方面你要结合历史数据去查看一下。板块是轮动的,板块牛市不可能持续上演。过去好,不代表未来好;过去差,不代表未来不好。
所以大盘是一个问题,行业板块更是一个问题。不过基金经理在选个股方面,相对于散户来说有比较优势,在你本人把控好大盘和板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选股工作交给基金经理来做。

表弟:你以前说过,大盘>板块>个股,但是我看过很多资料,很多人都说大盘是不能判断的。

我:大盘完全有迹可循,但没有百分之百的精确度,能达到70%以上即可。投资本身做的就是一个大概率,改天我做一个框架出来,系统的谈谈大盘。

表弟:好的,还是先回到基金这一块,机构的操作是不是都很机械化?

我:机构使用程序化交易,比如在震荡市中,跌的多的时候程序会自动建仓,涨的多的时候程序会自动减仓。但程序也是人设计出来的,策略随时可以调整。
看盘细致的话,可以从分时图上直接看出建仓的是机构还是游资。程序化交易建仓的时候会一点一点的买,比如股价当前为10元(买1档为10元),机构会先把10.01元的卖1档吃完,再重新下单去吃10.02元的卖2档。
而游资建仓可以一笔直接拉到涨停板,直接打出委托价为11元的天量大买单,瞬间涨停。

表弟:如果拉升不是极端急速的那种,如何分辨拉升是机构所为还是游资所为呢?是不是就无法判断了?

我:依然可以分辨。
某只个股出现了拉升,你去看看这个板块在同一时间是不是也出现了拉升,比如某只农业股在拉,而这时农业板块整体也在拉,就说明是机构在对板块进行加仓,如果只有个股在拉而没有出现板块效应,则应该是游资所为。
另外,游资资金量基本只允许他做小市值的票,姑且把流通市值100亿以下的票算作小票,如果你发现某只大流通市值的票出现拉升,多半不是游资所为。

表弟:明白了,机构的程序策略会不会有一致的时候,大家的意见都相同?

我:当然会,今年以来消费板块的大涨就是这个原因。

表弟:昨天我看了一下一些板块的K线图,发现消费板块去年涨幅异常的凶猛,按道理去年年初的时候大家对全年的经济预期应该不会太高,如果经济受到影响还可能会减少居民的开支,为什么消费股还会这样涨?

我:股价的高低并不一定跟业绩挂钩。不是说股价翻了一倍,利润就必须要翻一倍。流动性才是股价涨跌的直接原因,流动性大的时候,可以支持股票高市盈率定价,反之,可以低市盈率定价。
无论大家对经济情况有怎样的担忧。其他行业不好说,但居民在生活必需品上面的消费是肯定不会缩减的,你不可能因为这个月工资少发了2000块,在炒菜的时候就少放两滴酱油吧。
当大家都觉得消费股的业绩最稳定的时候,资金蜂拥而入,股票自然可以高市盈率定价,这时候公司的真实业绩如何,并不重要。
科技股同样支持高市盈率定价。
科技行业是最受到政策支持的行业之一,且技术创新带来的想象空间巨大,这让大多数科技龙头公司的市盈率普遍在100倍以上。
有时候只需要“想象空间”,资金便会借题发挥。

表弟:哪怕最终没有体现在业绩上面?

我:那是后面的事情,反正股价已经涨起来了。

表弟:今年消费股表现最抢眼的就是茅台和五粮液,你觉得白酒股还有空间吗?

我:不知道。总之我的交易逻辑看不懂,其他的一些方法或许能分析出来,每个人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看的懂所有的票,所以在看不懂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参与。

表弟:我对比了一下五粮液和茅台,茅台虽然说市值和净利润比五粮液高,但是差距也没有股价的差距那么大,茅台接近2000,五粮液才300左右,这是什么原因?

我:对比股价没有意义,股价可以通过除权不断降低,股价×流通股本=流通市值,股价缩小多少倍,流通股本就扩大多少倍,而流通市值保持不变。比如股价10元,流通股本6亿,流通市值60亿。若股价变为5元,股本则变为12个亿,流通市值还是60亿。

表弟: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我:除权后更利于散户的参与,增加股票流动性。
买一手茅台,至少得花20万,很多散户是参与不了的,而买一手五粮液,3万块钱就够了。用几千块钱炒股的散户多的是。
另外,散户喜欢买价格低的股票,有些人觉得买20元的股票不如买3元的股票划算。

表弟:这种思维特别奇怪,盈亏靠的是涨跌比例。

我:了解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能力,对你的交易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些东西以后在市场的实践当中来慢慢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