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387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言网语] 南京一确诊母亲轨迹:是孩子教育的真实画像,拼命赚钱送给辅导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08:30 来自零距离APP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南京的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再加上自己所在的城市和南京离得很近,所以对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非常关注。

其中有一位确诊女士的活动轨迹彻底震撼到我了,这完全是中国孩子教育的真实画像,每一个孩子教育的背后都有父母的大量付出,而这一切又让人心酸和深思。

45岁的确诊病例21,是一位母亲,家住在南京江宁区禄口街道某自然村,在禄口机场从事客舱保洁工作。

在官方公布的活动轨迹中,我们看到这位母亲10天之内活动频率最高的词是“送儿子”和“接儿子”,出现了将近20次,涉及到两个兴趣班和一个学科教育辅导班,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似乎就是在赶场子,送完孩子后还要去机场上班,中间还要涉及到调班,下班后又要及时赶到培训班接孩子。

中国孩子教育的真实画像
有人说,南京确诊母亲的活动轨迹,就是一部中国孩子教育的真实画像,母亲所付出的一切让人心酸,感动,太伟大了。

面对各种升学考试,无数的家庭都会选择将孩子送进辅导班,虽然一部分人在极力反对,但面对现实的竞争,大多数家长都是不敢松懈的。

小学放松,就意味着初中成绩跟不上,到了中考就直接面临人生的第1次选择,成绩好的能进入普通高中,成绩差的就面临着直接毕业或者就读职业高中,而且概率高达50%。

高考的压力更是如此,好不容易通过了中考,甚至还有很多孩子拼命进入了重点班,谁不希望自己能够考985和211大学?

但如果所有人都在奔跑,都在参加各种辅导,我相信没有多少学生和家长能够淡定和从容面对,跟随大流是大概率选择。

所以就出现了大多数家庭都要送孩子上辅导班的局面,而实际上这些家庭的经济状况到底如何呢?

就如南京的这位妈妈一样,在机场从事保洁工作,虽然我们不清楚她的具体收入,但可以肯定不会太高,另外通过她的作息来看,家庭的整体经济收入也很一般,否则也不至于那么拼命的去工作。

而辅导班的费用并不低,在南京这样的城市,三个辅导班,每个月的费用最低也要5000元,这意味着什么?

这位母亲每个月的收入很可能要全数交给辅导班,甚至还不够。

这种拼了命挣钱,然后把钱送给辅导班,让孩子在升学竞争中获得优势的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孩子教育的真实画像,让人感慨万千。

母亲一个人扛下所有
在南京这位妈妈的活动轨迹中,我们还看到了很多让人心酸的信息,这位妈妈除了工作,还扛下了孩子教育方面的一切,不管什么时间点,只要孩子有需要,母亲都会出现。

早上7点多出门,下午三四点接孩子,而自己下班有时候是晚上11点,甚至是凌晨4点,让人不禁感叹,这位母亲的人生都是在围绕孩子转,而45岁正是人生最发光发热的年龄,完全可以去享受更美好的人生,但却被孩子的教育所累,这种现状是不是你我都在经历或者曾经经历过?


有人可能会问,这位母亲如此忙碌,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工作,家庭的男主人呢?

虽然我们不清楚具体情况,但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男主人往往要担负起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他们很可能在外务工,或者上着夜班,或者正在出差的途中。

如此一来,对很多家庭来说,母亲在孩子教育方面往往要承担起更大的职责,既要工作,还要接送孩子,上学期间还要监督孩子的学习,甚至隔三岔五还要被老师喊去谈话。

母亲治疗期间,孩子谁来接送?
对很多家庭来说,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如果自己身上的担子过重,他们连生病都是不敢的,就算身体是处于病态,他们也可能会咬紧牙关熬过去,因为一旦生病,就意味着孩子谁来辅导,谁来教育,谁来照顾?

看到南京这位妈妈的情况,很多网友发出了触及灵魂的感慨:

妈妈在治疗期间,儿子谁来接送呢?

虽然问题最终一定会妥善解决,但生病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至少对他们来说,对孩子的教育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他们一定会为此感到担心和焦虑。

想想我们自己和周围的朋友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有时候为了孩子,身上就算是有病痛也是忍着,不停地告诉自己,等忙完了这一阵子再说,有些人拖着、拖着,就彻底毁掉了自己的健康。

如何去改变和突围?
面对孩子教育的种种压力,我们似乎是无心去抵抗,也没有能力去抵抗,唯有选择去参与竞争,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可能会发现周围也有不少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并没有花费多少心思,甚至很多孩子很少参加辅导班,我们能不能向他们看齐呢?

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通过梳理很多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发现,那些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有着过人的自控力和坚持力,他们时时刻刻都有着自己的目标。

但这些孩子也并非是从出生下来就开始优秀的,而是逐渐培养起来的,他们的父母往往会更注重孩子习惯的培养,品质的训练,同时他们的家庭往往都非常和谐,家庭成员之间都非常团结友爱。

因此,我认为家长如果想在孩子学习上少操心,就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品质和能力,而这一切并非是从培训班获取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环境是关键。

如果父母都非常爱学习,做事情都非常有目标和坚持力,那么这个家庭中的孩子绝对不会偏离太远。

所以,要改变中国孩子的教育现状,千万不要仅仅停留在抱怨应试教育层面,我们还是应该多做一点改变,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挑战,不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辅导班上,否则我们活的就太累了!

当然,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所有人正在经历的一切,也不能同一种方法去改变一切。

关于孩子的教育压力问题,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仅作配图使用,和内容无关,侵删。)

转自:育学笔谈
作者:育学笔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