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5963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点聚焦] 马上评|无论案件多么极端,我们总要问一句为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14:59 来自零距离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10月25日凌晨1时许,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高某辉(男,39岁,本市人)持刀行凶致5人死亡、1人受伤后逃跑。逃跑途中致2人死亡。当日6时许,高某辉逃跑至长江大桥后跳桥。目前警方正全力搜寻。

7死1伤,这个结果足够令人震撼。事发突然,警方能够确认和通报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是一些网友却打开了无限的脑洞。

有网友下意识地就认为,这是被害人“平时作威作福,嚣张跋扈”,甚至幸灾乐祸道,“看到死的是村官一家我就放心了”。还有人认为,这是“经济下行,社会风气变差,互联网放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言外之意,互联网似乎也有罪了。

很多人面对类似的新闻,总是基于一厢情愿的认知做出狭隘的判断,这其实就是一种偏见,一种先入为主的、情绪化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在这起案件中,目前已经知道的,是犯罪嫌疑人连小孩都不放过,甚至在逃跑过程中,还造成了2人死亡。这种无差别的伤害、无所顾忌的行凶,已经不是简单的仇恨、冤屈、受辱等脑补动机可以完全解释的。

更离奇的是,还有网友在新闻下留言说,“现在的游戏就是暴力的源泉,在游戏里面打打杀杀,已经分不清现实了。”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多武侠片、动作片、战争片似乎也有原罪了?

一遇到极端的凶杀案件,在案情还不甚明了、相关报道仍然在路上的时候,就开始下意识地脑补,然后公开发表,甚至连虚拟语气和疑问句都不用,这既是缺乏媒介素养的表现,也是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

除了各种“脑洞破案”,还有一些网友,又抛出了“依法处置就行了,和杀的是谁、原因有啥关系”“杀人就是杀人,建议媒体不要再采访了”等观点。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们的社会不是一台机器,也不是一款游戏,所有规则和道理并非全然是格式化的,不是出了任何事情,用法律这个万能钥匙就可以全部解锁的。在刚性的法律之外,还有复杂的人性和情感,这同样值得我们去分析、去反思。

就像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所讲述的,无论案件多么极端,我们总要问一句为什么。这个“为什么”,不仅是破解一起凶杀案件需要知道的动机和原因,还有造成这种动机的人物背景和社会背景。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我们才能有“怎么办”的前提,才能试着去提前化解这种矛盾。

一位网友说得就很直接,“找到根源,分析原因,才有可能减低这种严重犯罪事件的发生概率。”让我们等一等案件调查,等一等行凶原因,看一看来龙去脉,然后再在事实基础上去做价值判断,才能真正有利于解决问题,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的极端案件发生。

否则,在一片喧嚣的猜猜中,在一片脑补的混沌中,我们连事件的真相都看不清,又谈何追问、反思、预防呢?

作者:澎湃新闻
转自:澎湃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