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宜宾今年的房地产而言,应该是非常平静的一年,也是非常不平静的一年。
说平静,是因为房价波动范围很窄,主城区全年均价都在8500元/㎡—9000元/㎡之间,波澜不惊;说不平静,指平稳背后的各方博弈,却是惊心动魄!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决定一个城市房价的因素很多,几乎每个人都能总结出一堆。篇幅所限,本文只谈一下供应和需求,这也是最容易量化的因素。
随着本月16日南溪区172亩土地拍卖因无房企报名而流拍,今年的土地供应已经结束,所以总结起来,今年主城区一共拍卖出2076亩商业和住宅用地。具体而言,临港949亩,南岸和南部新区511亩,江北518亩,天柏97亩。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只看今年的土地供应量,也得不出多少有价值的结论。但如果再把时间倒推3年,很多现象就明朗了。
2019年,宜宾主城区拍卖土地约3400亩,2018年,拍地约2065亩,2017年拍地约870亩。从2018年开始,土地供给量陡然井喷,而且一直延续至今。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2018年之前房价快速上涨,因为土地供应量不大(从拍地到预售,宜宾大概需要7至10个月时间),而从2019年以来,房价终于平稳下来,因为天量的供应,决定了宜宾房价的稳定。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正因为这样的供应量,让2020年宜宾楼市出现销售难的现象,变得理所当然。
至于为什么需要如此规模的土地供应,每个人几乎也能总结出很多原因,而且都有道理。这里要谈的,是宜宾城市的定位和产业的发展。
2016年5月5日,新华社以《成渝城市群城市功能定位:宜宾将成为特大城市》为题,介绍了宜宾“将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深化与成都、重庆等市的合作,积极参与川南经济区建设。”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临港经济区,除大学城建设和本土的企业入驻之外,还引进了中兴、康佳、苏格智能终端、朵唯智能云谷、领歌、中车株洲、凯翼汽车等企业。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的格局已经形成。这样大量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最需要的就是成本优势,而成本中最大的无疑是人力成本,再进一步,人力成本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正好又是居住成本。
这样一样,保证较大的供应量,从而长期维持房价的稳定,以达到长期稳定人力成本的目的,应该是这几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宜宾的基本策略。而大量土地面世带来的商品房供应,一方面稳定了房价,另一方面,也让开发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规模越来越大,房源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少,正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于是,房企的压力越来越大,不敢再拿地的越来越多,也正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那今后会怎么样呢?很简单,继续加大土地供应数量就是。1块流拍,卖2块;2块流拍,卖5块……10块好的土地总能卖出几块吧。于是,本月25日,天柏组团柏溪30亩土地拍卖;2021年1月5日,南部新区150亩土地继续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