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10596|回复: 21

[网言网语] 你看现在吹“有文化”的门槛,多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整天被骂“装”的许知远居然被广大网友喜欢了。


这是一件比他会上《吐槽大会》这种综艺节目,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审美的狭隘,是一种智力的缺陷。”


这种略显偏激但有力的论断在许知远的书里并不罕见,但放在综艺大舞台上用来吐槽“全民公敌”张大大,还是显得非常出其不意。


114015ebga8yzvvy6uykvy.jpeg


其他在场嘉宾,也都没有逃过许知远式笑里藏刀。


吐槽金星的访谈风格净是七大姑八大姨式八卦:


“鲁迅上了她的节目,她也就是问问,在北平一个月挣多少钱呢?你的故居是租的还是买的?你跟闰土还联系吗?我估计鲁迅听完,就想说两句话,一句是脏话,另外一句,也是脏话。”


吐槽李雪琴和王建国的CP营销:


“CP就是一种无法兑现的期货。”


以及吐槽在座所有人没文化:


“在我的认知里,雪国就是川端康成的小说。张大大,小说是一种作家写的假的事;李诞,作家是一种你以为你在从事的职业;阎鹤祥,职业是你曾经拥有的……”


114015ns1c2st0df1nnn10.jpeg


短短5分钟的视频,立刻让许知远收获了这几年内容输出效果最好的一次反馈——


“最有文化的吐槽”“有文化就是不一样”“降维打击”的赞美滚滚而来。


114015ssmwpzj5gxzj6mep.png

114016uxxx0lpr2y0s2pee.png


但冷静下来一琢磨,你会发现这里掉的所有书袋,好像都没有多么偏僻高深。


鲁迅的枣树梗、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关系、小说《雪国》,基本就是本科生平均知识水平吧?


这突如其来的“文化人崇拜”落到了许知远头上,总感觉他的稿子里一句新台词呼之欲出:


你看这有文化的门槛,多低。



01

有文化变成了“骂人骂得好”


近几年的互联网上,过于“有文化”其实不是件讨喜的事。


之前的许知远被全网嘲讽,就是因为“文化人”的姿态显得太自绝于人民。


具体表现为,在《十三邀》与马东、李诞的对谈中,他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不合时宜的对流行文化的抗拒,“厚古薄今”的执拗,以及站得比一般人更高一点的疏离。


和俞飞鸿对话时,又没有掩饰住对女神本能的向往及言语上的笨拙,导致自己与“知识分子的本质还是油腻中年男”这一罪名相伴好几年。


114016onldxd5nndldlxn5.gif


为什么这次同样是以“文化”标签示人,却突然翻身了?


或许是因为,许知远终于和95%的大众站在了同一个阵营里,讽刺李诞没文化、张大大没智商。


有了这个群众基础,再打造出“只要你有高中文化水平就能听懂”的便捷,以及“但可惜还是有人听不懂的”优越感。


不管现场票数如何,至少整体的高级感上稳赢,以至于上来对许知远“补刀”的马思纯都要被主持人问一句,“你咋想的啊”。


恰好,愈演愈烈的“文化人骂人崇拜”风口,也被今天的许知远碰上了。


或许大家也是感受到了社交网络舆论环境的粗鄙,不加遮掩的口吐芬芳开始变得低级,最近时不时就会追捧一下骂人不带脏字的优雅。


114017n773b3qajossiaoj.jpeg

之前刚火了一阵“文学大家都是怎么怼人的”


就在前段时间,易中天十几年前在采访中不加修饰的直言又被拿出来品味,被当代网友收录进了“文化人怼人大赏”。


以学院派底蕴著称的陈凯歌在某演技综艺里,不管说了多少关于影视与演技的专业点评,让最多人拍手叫好的,是他在回应李诚儒略显“老顽固”时所说的话:


“他是生活和沉浸在过去时代中间的,感受到过去时代夕阳的一位老艺人”。


措辞十分得体,在网友理解中翻译过来就是:他已经老得跟不上时代了,但我得给他留点儿面子。


人们捂嘴偷笑,称陈凯歌这种文化人挤兑人都是一种“艺术”——史上最容易被理解并令人觉得痛快的那种。


114017m2ehlh2c2xxcjz6a.png


不要小瞧“巧妙地骂人”有多重要。


事实上,如今每一位在大众娱乐的领域里被赞美过“有文化”的人,都是受益于此。


因为这届观众想骂却骂不明白、想怼却怼不到点儿上的事,从人际交往到社会关系,从小人奸佞到公平正义,实在是不少。


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在这季《奇葩说》上为当代打工人撑腰而一下走红,获得的关注度比他学术生涯中写过的所有政治思想专著加起来都多。


源自康德哲学观念的名句“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写在书里估计99%的人都坚持不到它出现的那一刻,在学者讲话的艺术中却轻而易举地被get到了——


不就是抗议“别欺负我们老实人”嘛,我悟了。


114018qy3ouro1rrtjroir.jpeg


既有学识又能填补这种需求的人,又无一例外讲话都很“直给”,便于缔造易理解、易传播的金句。


“带着我的嘴上节目”看似是一句玩笑,实则是个刚需。



02

前一个“文化人”崩塌了,

后一个跟上


但不管是许知远还是刘擎,因为“文化”这一属性而成为舆论新宠,大概是不会长久的。


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人”身上被追捧的特质就像一盘沙,下一阵风吹来的时候就散了。


那些一度被推上文化高坛崇拜一小会儿的人,更新迭代的标准总是不一。


21世纪初的《百家讲坛》,让余秋雨、刘心武、易中天等人面对电视观众名声大噪,开启了“学者明星化”的潮流。


但符合条件的学者毕竟不充足,后来人们又开始从娱乐大众的节目或名人身上,试图挖掘出一个不直接接触学术科研事业却“有文化”的人,来寄托自己的向往。


谁还记得黄磊——如今经常被嫌太爱教育人、做个饭也要坐在灶台前上一课,七八年前也曾代表过一种文化人的生活方式。


高校教职,话剧事业,家庭教育中浓厚的文艺氛围,让黄磊一度被奉为娱乐圈里“出淤泥而不染”的有文化典型。


114019zia7pgg995wlygaa.jpeg


彼时,高晓松的侃侃而谈也还有着广大的受众,互联网主流人群并未觉得主观情绪强烈的观点输出有何不妥。


“博学多闻”是当时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种硬通货,高晓松也正是凭借着一张嘴,在2010年代分到了知识文化型节目的第一杯羹。


114019wcuini9azx88q6hg.png


但随着“说多错多”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万事皆可娱乐化的浪潮高过了一切,此时再去追求文艺的生活方式或贩卖学识,只会显得脑子转不过弯儿来。


人们又开始欣赏马东与李诞式的“大隐隐于市”——


谁都知道他们其实肚里有点东西,也知道他们是主动选择拥抱95%的大众,但这种“通透”,反而比执着于空中楼阁与追问意义的人更显智慧。


114020cnz7fghduplzblho.jpeg

男版“他什么都懂,却还是那么天真”


或许从十年前开始,所谓“文化人”其实就带着一种一厢情愿的色彩,并不断被简化成了今天“许知远在吐槽大会降维打击”的样子——


不必涉及真正的智识,只需要用自己擅长的样子拥抱流行文化即可。


这观感其实很像之前跨界说了一次脱口秀的罗翔,他不按套路出牌的样子和在场其他人相比,显得相当高级和有趣。


实则只是安插了几个法律名词,给李诞等人冠上了“搞笑未遂”“教唆搞笑”等罪名。


话筒传递到许知远时,他也终于背诵起了笑果文化以语文常识为基础、为他量身打造的稿子。


在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场合,“文化”的门槛的确是从未这么低过。


流量似乎也发现了这种商机。


去年许知远去薇娅直播间时,被问道这是不是“知识分子向流量低了头”。许知远的回答是,“为什么不说是流量向知识分子靠拢?”


这反问很犀利,但如果深究靠拢的动机,恐怕让人哭笑不得——


流量图的是什么呢?图你不会巧舌如簧?图你没综艺细胞?八成图的还是自带的一种能被审视和玩味的冲突感吧。


114020dn7c5uqup5aph7ck.png

我笑的最大声的梗,其实是许知远的书没有火箭好卖


破圈的话题与反差感,大众与小众的碰撞,拉满的节目效果……有理由怀疑,大部分哀叹或嘲笑许知远们终于还是迈出这一步的人,其实是注意到了一个令人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什么文化人,只是个被大众审美观赏与品评的对象,比之前看腻的路子更容易理解了而已。


03

做“文化人”不是什么美差


文化的“工具化”,意味着如今知识的重量在大众心中没有一寸立足之地吗?也不尽然。


这两年,“明星学者”其实明显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比如北大的戴锦华老师,在访谈中关于女性主义的见解频频被传播;牛津大学人类学学者项飚去年知名度飙升,以至于我一个朋友说“自从被他那段‘附近的消失’折服后,总觉得他不论说什么都让人很有启发”。


平等的对话、理性的思考、包容的底层价值观都正在消失,它们的贫乏到了一个临界点之后,舆论场自动开始报警,呼唤给我们丢掉的东西一些回魂的空间。


但与此同时,迫切寻找“发言人”的大众也找到了完美的传声筒,有些被反复传播和咀嚼的言论怕是都让人听到耳朵长了茧子——


提到内卷,就要拉出项飚所说的“内卷就是竞争没有退出机制”感叹一下;说起什么法律与正义的关系,罗翔的金句就会准时出现在评论区的前排。


或许这是当今“文化人”的另一种工具意义:真正的思考或许并不重要,我想不清楚或懒得想这些事没关系,还有人在帮我思考就行。


114021rwwob1m1og93o1ww.png


有趣的是,许知远曾在2010年写过一篇《庸众的胜利》,主角为当时风头无两的韩寒。


“他是这个时代明星文化与成功文化的产物,也符合这个时代所推崇的业余精神——赛车、写作、表演,你都要会一点;他还下意识响应了日趋激烈的反智倾向,他的文章总是如此浅显直白,没有任何阅读障碍,也不会提到任何你不知道的知识;还有他嘲讽式的挑衅姿态,显得如此机智,他还熟知挑战的分寸,绝不真正越政治雷池一步;他也从来不暴露自己内心的焦灼与困惑,很酷……”


十年后我惊奇地发现,下一段的内容只需替换几个词,就可完美对标2021年——


“崇拜文化人变成了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按摩。你沐浴了机智、酷、有品位,还觉得自己参与了一场思考,同时又是如此安全,你不需要付出任何智力上、道德上的代价,也没有任何精神上的仿徨,他是这个社会最美妙的消费品。”


在一个压根不相信、也不认为需要知识分子的环境里,“有文化”的标准一再被简化,姿态得当才是第一位的——


适时投身流行文化浪潮的马东可以,斥责当代文化“粗鄙”的许知远不可以;


如今许知远与笑声融为一体,那么他又可以了。


“文化人”标签被推崇得再火热,看客所求不过一层皮:这个人有点水平,说出了我爱听的话。


越是简单的人为规则,其实越是容易被踩到雷区。


而当下的舆论场里,一个被大众抛弃的“前文化人”身份可能是尴尬之首。


去年,官媒邀请高晓松直播,他的出场却带来了评论中滚动不休的谩骂,马东的名字也混在其中,最后官方只得中断了直播。


罗翔在去年也遭遇了一场突然的舆论变故,被指他在社交网络的发言“别有用心”。经过纷争后他宣布退出微博,至今还在一些人心中顶着一个不堪的帽子。


114021qlmsx8cp25v7xmox.png


在公众面前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其实越来越像在钢索上表演杂技了。


它要求一个人要兼具过人的智识,有分寸的发言,绝不出错的判断力,以及绝对正确的价值观;


那就意味着要抹去一定程度的个性与尖锐,扼制自己表达异见与质疑的冲动。


与此同时正在发生的,是社会不断地对“知识分子”祛魅与重构。


“专家学者”被视为净说蠢话的小丑,知识分子这一身份持续被污名化,实际上能被容纳进正确的、讨人喜爱的“文化人”范畴的人,越来越少。


此时回看《十三邀》中许知远与罗翔的这段对话,它可能是比其他金句更值得人回味的:


“我自己不够勇敢,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


“我也是,这是两个胆怯的人在交流。”


来源:vista看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