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90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宾发布] 80后北漂青年返乡弘扬“双楠”文化成创业模范 打造共享经济公益品牌带领乡亲致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2: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摄影报道

杨文松的家乡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孕育了上等的金丝楠木与楠竹,因此被称为“双楠之乡”。从北漂青年到返乡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如今37岁的杨文松是长宁县人大代表,担任了宜宾市金丝楠木保护促进会副秘书长、长宁县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长宁县竹海古典楠香实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长宁县巴小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作为长宁县首批发掘当地“双楠”文化并发展楠木事业的民营企业家,目前,杨文松已经将自己亲手打造的注册商标“巴小楠”发展成为共享经济公益品牌。他说,未来将围绕品牌将楠木、楠竹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杨文松在工作室

收购旧料

饲料商人转型楠木事业

3月5日下午,在长宁县温州商城“巴小楠”展示中心,杨文松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了他的产品。用金丝楠木制作的衣柜、床、书桌等,在灯光的照射下金丝纹路格外显眼。杨文松带着记者来到一个衣柜面前,拿出手电筒照着衣柜上的纹路说:“你看,这个柜子的花纹就像蜀南竹海景区的翡翠长廊景点一样,很有特色和美感。”

从2008年就开始做楠木买卖和木材加工的杨文松,如今透过树皮就能洞悉木材内部是什么纹理、品质如何。

杨文松是长宁县硐底镇民元村4组人,初中毕业那年父亲做生意亏了本,迫于家中经济压力放弃高中学业,开始四处打工挣钱,补贴家用。16岁起,在镇上卖起了猪饲料。在一次送饲料的途中,他在一名农户的猪圈旁发现了一堆老旧的木料,靠近一闻还有香气。

创业之初的杨文松(右一)和木匠师傅(受访者供图)


“听农户说,这是他们从祖传老房子上拆下来的旧楠木,这立刻让我着了迷。”杨文松告诉记者,从退学出来学做生意开始,他就喜欢打听消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金丝楠木就是桢楠,有一次在与几位从北京回来的务工人员聊天时,听他们说过金丝楠木很值钱,所以看到楠木后就想着买回去试一试。”第一次的成功倒卖,杨文松尝到了甜头。

作为“双楠之乡”,长宁大部分老旧房屋使用的木料都或多或少使用了金丝楠木。“当时,长宁及周边区域有很多农村老旧房屋拆除重建,应该就是收购金丝楠木的好机会。”于是,杨文松开始走乡串户收购木料。几年下来,在淘到不少金丝楠木老料并赚到一些本钱后,他将调整业务重心,把全部心思都用到木料上,从单干开始了组团经营。


杨文松带领团队研发的竹系列产品


打造品牌带动乡亲脱贫增收

2008年,通过朋友的介绍,杨文松开始将这些老料卖到北京、福建等地。为了手续合法,他特地办理了林木采伐许可证等证件,在北京开起作坊,做起木材贸易生意。可是,他并不满足于现状。“看着别人加工自己家乡的楠木赚钱,特别是北京的加工厂老板对我说,空有楠木资源却不懂得深加工,只能贱卖,很不划算。”在听到这些话后,杨文松毅然放弃了北京的作坊,回到家乡长宁发掘楠木文化,发展楠木事业。

2012年,杨文松带着一批技术较好的木匠回到老家,在硐底镇七坝村建立了古典楠香家具厂,结合机器加工和手工加工制作,做起了金丝楠木家具,生产销售独具西南特色的金丝楠木家具和艺术品。2013年,他开了一家兼具楠竹和金丝楠木文化元素的家具展销厅,从此,产品在家乡正式上市。
展示中心一角

在当时,杨文松和他的木匠团队制作的金丝楠木家具价格就从千元到万元不等,最好的甚至卖到了百万元。当地村民听说杨文松挣了大钱,纷纷前来学习技术,跟着他一起做家具。杨文松便开办了木艺技术培训班,提高村民劳动技能,增加村民就业。

2015年,他创办长宁县竹海古典楠香实木家倶有限公司,带领着研发团队形成了产、学、研为一体的竹产品创意团队,打造巴小楠品牌产品,注册了“巴小楠”全覆盖商标。

带着回报社会、敬老拥军、公益助学、爱心帮扶、脱贫致富的目标,2019年,杨文松带领当地农户100多人入股巴小楠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楠木、帮助他们学习传统工艺技术,带动农户年增收2万多元。“如今我们种植的300余亩楠木,也让公司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杨文松(右一)和伙伴们交流
创业模范

获评优秀农民工、“最美长宁人”

“这是一张我们自己研发工艺制作的楠竹床。”采访当天,杨文松带着记者来到巴小楠家居生活体验馆欣赏他的竹产品。宽1.8米的楠竹床做工精致,配上古铜装饰,有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我正在谋划将这个体验馆做得更大一些。”

2018年,宜宾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打造“中国竹都,最美竹海”的目标并制定系列规划,吹响了大力发展竹产业的集结号。杨文松也将业务范围从金丝楠木产品拓展到竹类产品,开发了竹系列产品。

从那时起,杨文松带领团队运用传统技术创新,把竹代木运用传统的手工艺与现在的竹板材结合,进行原料转型、传统技术转型、产品转型。他们研发的竹系列文旅文创产品先后获得了2018“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四川省第二届"天府杯"创业大赛宜宾赛区二等奖,宜宾文创旅创特色商品铜奖,以及四川省旅游商品银奖等奖项。

杨文松的工作室摆放着这些年他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


从贫困者到脱贫者再到扶贫者,从饲料商人到木匠学徒到民营企业家,杨文松成为了乡亲眼中创业模范,受到各界好评。2019年,他被评为宜宾市优秀农民工、长宁县优秀党员、宜宾百名杰出农民工科技创新之星。2020年,杨文松的公司成为四川省第二批扶贫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他被评为2020年长宁县第五届“最美长宁人”、长宁县农民工创新创业标兵。

“我们即将在五粮液机场开设巴小楠产品专柜,让乡村们的产品知名度更高,更好销售。”杨文松说,他希望用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带领乡亲们,在美丽竹林风景线上勾勒绚丽一笔。


本文由封面新闻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