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660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时间] 中国实际有八大名著,1949年后删了四本,这四本的内容读者更喜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6 11:27 来自零距离APP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分别是《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其实是有八大名著。只不过是因为个别原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删减了四本。相比于现在广为流传的四大名著,删减掉的这四本,读者其实更喜欢后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何要删掉四本名著?定为“八大名著”彰显中国古典文化,不是更好吗?再者,删减掉的这四本究竟讲了些什么内容?又为什么说读者可能会更喜欢删减掉的这四本?
《封神演义》——庞大的中国神仙体系,引人入胜
《封神演义》被删掉的原因有三。一是《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描写妖魔鬼怪,但前者的文笔不如后者。二是《封神演义》中武王伐纣的历史意义不符合当时社会现状。三是《封神演义》描写的中国神仙体系太过复杂,普通百姓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于是,结合以上三点,在相同题材的小说中,留下一部文笔出众、百姓容易接受、且不违背当时社会主流的作品,所以《封神演义》被淘汰。

随着时代在发展,特别是当代年轻人,更喜欢猎奇。《西游记》从小耳濡目染,他们并没有几十年前那一辈人感兴趣。出于好奇和钻研,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探究较为复杂的《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的淘汰是因为神仙体系复杂的缺点,但也可以是它被读者喜欢的优点。
我们都知道“武王伐纣”,那么在此背景下作者许仲琳创作的《封神演义》究竟有多复杂的神仙体系呢?首先是它的创作背景年代久远,更能引起现在人们的好奇心。小说的开头,便是纣王到女娲宫进香。纣王好色,看到女娲娘娘美貌,竟然心生歹意,写诗亵渎,没有丝毫敬畏之心。女娲娘娘发怒——此人不配做王,便派轩辕坟中的狐妖去惩罚纣王。

纣王看上了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苏妲己,这苏妲己年轻貌美,于是纣王想要霸占为妻。苏护迫于纣王的威严,不得不从。但又不舍得女儿。于是,亲自护送女儿到纣王那里。在经过恩州驿时,女娲娘娘派来的狐妖将苏妲己杀死,然后狐妖幻化为苏妲己的模样,进入宫中。开始执行任务——祸乱后宫及朝政。

纣王成功掉入圈套,整日沉迷于酒色。在苏妲己的怂恿下,纣王把皇后姜娘娘废掉,设立酷刑,残害朝中忠臣。丞相商容因忠心劝谏被杀,南伯侯、东伯侯也被杀。西伯侯,即周文王姬昌被囚禁7年后,终于逃出羑里,逃到西岐。

姬昌逃回西岐,拜姜子牙为丞相。姜子牙是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山助周灭商的。后来姬昌次子姬发,即周武王又得到武成王黄飞虎帮助。至此,周朝势力日益强盛。
太师闻仲奉纣王之命伐周。元始天尊率领门人联合太上老君破阵截教,闻仲被杀。纣王又派出洪锦、土行孙等,皆归降西周。

西周这边周武王姬发派姜子牙讨伐纣王。先后攻占金鸡岭、佳梦、穿云等,大破敌军“诛仙阵”“瘟癀阵”“万仙阵”。姜子牙一路进军,势不可当。最后率领八百诸侯进军朝歌,捉拿苏妲己等三妖。纣王在摘星楼自杀。姜子牙领元始诰敕,在封神台封神。武王伐纣,成功灭掉荒淫无度的商朝最后一个王,大功告成,于是封七十二诸侯。

气势恢宏,浩浩汤汤的西周灭商的故事,在《封神演义》里被戏剧化。于妖魔鬼怪中,控诉商朝最后一个王的暴虐无道。如果说《西游记》留名“四大名著”的原因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执着。那么《封神演义》则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的从容看客,随作者的描述置身其中,不但不为快要灭亡的商朝感到惋惜,反而在纣王的自焚情节中拍手称快。诸位看客谈笑间,朝代更迭。

没有什么事情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万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国古典神话与西方科学哲学的思想的完美契合,我想,这大概是现代人继庞大神仙体系之后,在宏观思想方面,更喜欢《封神演义》的又一个原因吧。

《儒林外史》——嬉笑怒骂皆文章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本是出身望族。但吴敬梓在应科举时遭到侮辱“文章大好人大怪”,从此不再参加科举。再者,他看清了明代社会现状:八股文、文字狱,这是社会的腐朽所在。于是,便写下这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

《儒林外史》最初遭到淘汰是因为,它给读者的表面感觉是:作者三观不正,书中人物三观也不正。殊不知,深入解读,《儒林外史》在嬉笑怒骂间,以辛辣的笔触批判揭露当时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这也是它回归读者视野,让读者更喜欢的原因。在结构、讽刺艺术、人物塑造方面,《儒林外史》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结构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精心布局。《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出场,暗示全文主旨。接着从第二回至第三十二回着重写各种类型儒林人物。这些人物按照自己的故事情节,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是其一大特色。三十三回以后,全书的重心便随杜少卿的迁居而转移,开始以南京城中的生活向周围辐射。最后以“市井四大传奇人物”结束。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登峰造极。最典型的就是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那天,鼓乐喧天,张灯结彩,仕宦人家的牌子满街都是,场面庄严肃穆。但作者镜头一转,给读者刻画这样一个场景:盐商方老六却和一个卖花姑娘看热闹。这姑娘正在身上捉虱子,并将捉到的虱子填到嘴巴里。一边是庄严、肃穆的礼仪,一边是轻佻、滑稽的谈笑。

人物塑造,印象深刻。在吴敬梓笔下,人物的性格似乎达到了癫狂的程度。高士王冕、名士杜少卿、真儒虞育德等人物形象富有光彩。人物形象不是平淡无奇,不是一直不变,而是人随事变。
其中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故事就是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前,唯唯诺诺,连说话都不敢抬头直视。丈人胡屠户也是见他一次骂他一次“窝囊废”,并冷嘲热讽范进“尖嘴猴腮”没有文曲星的命。
而范进中举后,且先看范进自己。范进在集市抱着一只鸡在卖,得知自己中举人,先是不信,接着发癫。吴敬梓这样描述:拍了两下手说道“好了,我中了。”接着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更是彻底疯了:掉进塘里,头发散落。
众位看客大笑新贵人欢喜疯了。丈人胡屠户更是换了一副嘴脸,先前是嫌弃、是厌恶,现在是谄媚、是笑脸相迎、是点头哈腰。典型的市井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可以说此书将人性之丑陋——没权没势时任人宰割,有权有势后的各种奉承,无限放大。

《聊斋志异》——借妖魔鬼怪控诉社会黑暗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出生在书香世家,但屡试不第,常年以教书为生。因为向来对民间传说的鬼神故事感兴趣,于是将搜集来的鬼神传说加以粉饰润色,记录下来。

《聊斋志异》当年被除名“八大名著”的原因是内容荒诞,迷信诡谲。但蒲松龄正是借各种鬼怪狐妖的故事来抨击当时社会现状——清朝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这种反映封建根本矛盾,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是现在更受人喜欢的原因。

揭露现实是《聊斋志异》一大特色。比如《促织》这篇,便是封建统治者压榨底层人民的典型案例。“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上至皇帝,下至小吏,无一不腐。
政府笼络人才的科举制度的腐败,蒲松龄先生也多有抨击。《三生》《禇生》《于去恶》等则猛烈抨击人间科举的不公,借鬼神世界隐晦控诉现实,并在鬼神世界实现仕进愿望,是无奈之举,更是有意为之。

《聊斋志异》另一个讨人喜欢的原因,是因为情节委曲,叙次井然,又采用传奇方法来写鬼怪。跳出了现实的束缚,思绪自由驰骋,所以情节怪异诡谲,跌宕起伏,变幻莫测,吸引读者眼球,更受人喜欢。不过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虽故事仍不受现实约束,但故事自身也有其内在逻辑性,并合乎人情事理。

《金瓶梅》——以“一家之兴衰”看国家之命运
《金瓶梅》被淘汰掉的原因——内容低俗,伤风败俗。但近年来被人们所喜爱的原因,则是跳出传统思想,深入挖掘思想内容、后世影响及其衍生作品,它的价值非同一般。清初文艺理论家张竹坡称《金瓶梅》为“第一奇书”。

在思想内容方面。全书以西门庆一家为主要镜头,描述了西门庆的一生以及他从发迹到败落的兴亡史。以西门庆为中心,辐射到市井活动,乃至朝堂大事。统治阶级鱼肉百姓,官府与富商、豪绅勾结,狼狈为奸,无恶不作,整个社会陷入一种病态,且无可救药。
同时又大篇幅笔墨描写西门庆一家极尽奢靡的酒肉生活,即使是正常人在里面久居,也会被扭曲价值观,没有谁能从这口大染缸里全身而退。

《金瓶梅》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可以说是开创先河。《金瓶梅》另辟蹊径,重回现实,不描写鬼怪神话,而是聚焦现实人物和家庭日常。《金瓶梅》以家庭为中心,以“一家”联系到一国。
作者兰陵王笑笑生让人物各有其口,语言生活化。于是,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作者勇于打破传统大团圆结局的俗套,让人物以悲剧结尾。悲剧给人情感冲击,震撼心灵。《金瓶梅》的描写手法,在《红楼梦》中都有表现,故有学者称“《金瓶梅》是《红楼梦》之祖。”

结语
新中国成立之初,删掉四本名著自有其道理,不必深究。但时代变迁,当删减掉的这四本名著重新进入读者视野,重新解读其深刻内涵。不难发现,这四本与当前流行的“四大名著”不相上下。各有其特色,或复杂难懂,或嬉笑怒骂,或诡异惊悚,或太过通俗,在现代社会,总能找到其受众人群,并深受喜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