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加载中...

宜宾零距离网络

版块导航

宜宾生活
酒都眺望消费维权宜宾政事乐玩宜宾招聘求职闲聊杂谈商家发布相亲交友房产城建律师在线
办公室
事务板英联俱乐部休息室其他版块
查看: 32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宾城事] 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在江安首次成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18 19: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长江宜宾段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月16日,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成果在江安县通过专家现场鉴定,认为: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首次成功,证明了人工培育的长江鲟亲本具备自然繁殖的能力。



鉴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等20余名专家和代表通过对试验现场勘察、听取项目成果完成单位的汇报、审阅相关材料,经质询讨论,形成了鉴定意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试验成果专家鉴定组组长曹文宣表示,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成功是一个很好的进展,这是人工控制下的自然繁殖,是推动长江鲟恢复野外种群一次进步。

“证明了这条鱼有救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试验成果专家鉴定组专家庄平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节点,通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几十年、几代人的愿望,证实了这条技术路线可行的,对今后保护中华鲟以及长江上游100多种特有珍稀物种提供借鉴和新的思路。



今年3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四川省和宜宾市水产科研院所等机构,选择在长江宜宾江安段天然水域开展长江鲟野外繁殖试验,通过流速营造、河床底质铺设等产卵场模拟构建方法,首次完整记录长江鲟产卵、排精、受精等繁殖行为特征。科研人员经水下视频观测、采卵收集、鱼卵孵化、亲鲟B超检测等监测查证:试验投放的20尾长江鲟亲鱼(雌雄各10尾)中雌鱼8尾,雄鱼7尾完成了自然繁殖活动,繁殖率为 75%,产卵量超 50万粒,受精率为54%,成功孵化出健康鱼苗。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宋昭彬认为,此次试验证明了人工保种的长江鲟在野外是可以繁殖的,为我们后续小区(局部产卵区)建设,后续在大江大河大规模放流、实现自然繁殖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德旺表示,对未来产卵场修复,包括种群构建,有一个非常好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长江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多年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挖砂采石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鲟自然种群规模急剧缩小。2000年以后,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停止。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

“这次试验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周亮表示,如果长江里全部是“四大家鱼”,而没有这些稀奇古怪、千姿百态的水中精灵,中华鲟、长江鲟这些珍稀鱼类,长江就没有灵魂,没有色彩。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试验孵化出的首批长江鲟幼苗活性良好,体长从原来的三四毫米已成长到四五十毫米,通体呈黑色。



宜宾市水产渔业站站长陈永胜表示,这次试验在宜宾江安取得成功,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保护长江水生态的信心和决心。“接下来,我们为守护好一江清水还要持续用力,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提供绝佳的生存环境和繁殖环境。”



“专家们对我们的试验做出了肯定,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建议,对我们团队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项目首席杜浩表示,这次试验成功只是迈出了长江鲟物种拯救的第一步。“我们要向着长江鲟回归野外的目标迈进,无论这条路多么漫长,多么曲折,多么艰辛,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地走下去。”

来源:宜宾广播电视台、江安县融媒体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